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第126节(2 / 2)


  安文很自然道:“她既然做出那等丧心病狂之事,娘没有请家法浸猪笼就已经是格外开恩了,姐姐,你放心,既然大家都当她死了,就死了吧。”

  安文比妙娘想的开,他甚至道:“姐姐,人都说一夜夫妻百日恩,但我心思不在男女情爱上。”

  其实就是安文对蒋氏也没什么特殊情愫,相处的时日又不长,本身蒋氏就与安文期望值不相附和,后来又一错再错,安文恨蒋氏还差不多,压根谈不上什么爱。

  待皇长子满周岁后,宫中又有一昭嫔有妊,皇上很是高兴。

  这昭嫔听闻出自沈皇后宫中,是沈皇后推荐给皇帝的,这位皇后也算是很贤德了,毕竟如果让妙娘把程晏推给别的女人,她还不如现在把程晏阉了呢!

  聂六娘仿佛知晓不少,还道:“要我说这宫里现在子嗣也略少了些,听闻太后娘娘明年有意再选秀女呢。”

  “依我看这贵妃惠妃都是贤良淑德,又正当龄,指不定今年就有好消息呢。”

  “哎,说起来还是王淑妃的位置最稳了。”

  其实聂六娘平日说话还是很有分寸,但不知道怎么说起宫内的事情,妙娘笑着不接她这个话题,只岔开说其余的:“你们容姐儿的婚期就在明年了吧,嫁妆备的如何了?”

  聂六娘呷了口茶道:“还好,备的也七七八八了,主要是女婿二十好几了,方家急着呢,容姐儿还是我好说歹说才多留了这一年。”

  但她很快又拉回话题道:“程夫人,我们也邻居许久了,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妙娘笑道:“你尽管说就是,不必拘泥。”

  见妙娘如此,聂六娘也松了口气,她只道:“元辅位高权重,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皇上还年轻,国家又要用元辅这等济世之才,方有大效。但恕我直言,时移世易,元辅也要早作打算才是。我也是不忍那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妙娘明白聂六娘是什么意思了。

  同时,林寒哲听闻聂六娘对妙娘说了,也松了一口气,现在所有人都觉得王淑妃的儿子到时候肯定比不得皇后贵子,但殊不知皇后贵子葬送了整个江山。程晏就是之前在立储上前面也是同意立嫡长,就如同现在所有士大夫一般,后来又认为皇长子贤能,比太子强,想要易储一事十分被动,最后明明一个留名青史的人物,因为这事被列入奸臣传。

  他这番旁敲侧击,也不知道程晏能不能了解。

  即便程晏不了解,顾妙娘应该了解这段历史,毕竟他们俩应该算同类了。

  第193章 汉堡包

  妙娘也对程晏说过这件事情,程晏却淡淡的道:“妙娘,我如今想起来我们最快活的几年不是在我读书的时候,就是我们夫妻在金陵书院的日子。我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做了好几年了,但最多不超过十年,那时,新政已经试行行之有年,我也可以急流勇退了。”

  其实按照程晏少年时的想法,若愿意恨不得一辈子操控权柄。

  即便身后事未必好,但他也不在意了。

  但现在不同,他现在有自己在意的人了,那么所谓的权倾朝野,他就不在乎了。况且,天子日后年岁越大,恐怕也容不下他这种权柄滔天之人,那么寻好替手,把新政灌输给所在的读书人,他即便退了,也会有人执行。

  比如他的女婿蔡雍,可为一世之才,他的儿子更是可以继承衣钵。

  更遑论是现下,他门生故旧多为当年就支持新政的人,故而,他有什么好怕的。

  不曾想,程晏居然是这么想的,但妙娘显然很是高兴,她重重点头:“晏郎,那就太好了,等国家慢慢的走上正轨,我们俩就回江宁老家去,你继续可以当山长,若不想当,我们俩也可以四处游山玩水去养老。”

  她记得书里的林寒哲一直到最后都对功名汲汲营营,所以即便是现在林寒哲都想透过聂六娘来拉拢她们在后宫夺嫡。

  殊不知,现在是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大部分意见都出自内阁,那么谁做天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天子被约束以礼,内阁只要萧规曹随,保三代无虞,至于三代以后那就不是程晏能够操心的了,况且,那个时候程晏恐怕也早已作古了。

  夫妻二人畅想日后的养老生活都美滋滋的,程晏更是道:“妙娘,我总是埋怨没有太多时日陪你,但是日后一定天天伴你左右,你呀,是赶都赶不走我的。”

  “好。”

  林寒哲见他让聂六娘代话之后,程家毫无动静,他摩挲着下巴道,难道是我说的太深奥了,以顾妙娘的智商水平听不懂么?

  他很想直接问顾妙娘,奈何这古代男女大防,还别说是说几句话,就是随意传递个什么东西,可都是要浸猪笼的,故而,即便知晓顾妙娘有可能真的是她的老乡,也不能随便认。

  至于,他是何时发现顾妙娘有可能是他的老乡的。

  那就要从一碗麻辣烫做起,江宁乃人文荟萃之地,许多江南的丝织还有电心在京中都很时兴,后来随着程晏主政,连阁辅们用膳都吃江南菜偏多。

  当然,随着程晏主政,金陵书院也赫赫有名。

  金陵书院有自己的杂论,类似于现代的杂志一样,上面写道一位大儒为何坐镇金陵书院,全是因为一碗麻辣烫。

  作为现代人,不知道麻辣烫那是不可能的。

  但听闻金陵书院的麻辣烫秘方在首辅夫人手里,这才让林寒哲恍然大悟。

  其实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在历史上发生在程晏身边的事情为何改变了,他本以为是他改变的,现在看来,根本就和他无关。

  比如程晏之妻是难产而亡,很早就过世了,故而请求程晏娶其姐妹。这件事情让研究古代婚嫁文化的人曾经说过,在古代为了维持两姓之好,通常不是看感情如何,而是家族维系。

  但他穿过来,却发现程晏之妻活下来活的好好儿的,不仅活的很好,还生下程倦这等青年才俊,甚至连程麟也是有名的少年天才,程晏本人私人操守也非常好。

  在历史上,程晏晚年之所以过的不算好,反对下一任皇帝是其一,再有就是他要皇室节俭,但他个人生活却很奢靡。

  可现在程晏生活简朴,连皇上都听闻程晏早上只喝一碗小米粥,午膳和晚膳的标准三菜一汤,不许超过丝毫,也不许用珍贵菜品,天子因为如此,时常赐下菜品给程晏,满朝之人对程晏的俭朴越发敬重。

  “真是没想到啊。”林寒哲很是唏嘘。

  聂六娘不由得道:“老爷,您这是怎么了?”

  林寒哲摇头:“有程晏在一日,我出头怕是难了,他现在如虎添翼,早已不是我认识的那个程晏了。罢了,才朝廷上当个应声虫,还不如归乡。”

  他清楚的知道有程晏在一日,他非常难出头,尤其是那次程晏致仕后,他主持坚持新政,却被那些勋贵倒逼,怕是早就惹了程晏的眼。

  现在不走,迟早也会被逼的走的,他门下的人已经被程晏用京察赶走了不少,这些人大多是他的师兄弟,那时他们都一起在首辅宋先时幕下。

  现在秦劭归乡,被按的死死的,宋先时故去,程晏下一个对付的人怕就是他了。